这几天由小说《沧浪之水》为开端,看了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岁月》,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平静,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今天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随笔。
看着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梁致远,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平行世界里极端化的自己,区别是那个我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桃花运吧。看着梁致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种书生意气,真的,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种把问题想得很简单,觉得自己就事论事,觉得自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读了几个古人的事迹,就觉得自己高风亮节,是那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这样的我,我在小学时看到过,在中学时也看到过,在大学时也看到过,参加工作后也能偶尔瞥见。与梁致远不同的是,我不是那样的纯粹,更像是一直处于一个矛盾体中,而这个矛盾体贯穿我生命的始终,我认为我现在的很多烦恼正是这个矛盾体在我现在所处的环境中的具象投影。那个世俗的我,那个想要融入世俗的我,我同样在小学时看到过,在中学时看到过,在大学时看到过,参加工作后更是变成了主流。在剧中梁致远的改变就在一瞬间,说来真的巧,电视剧《朱元璋》也是胡军主演的,而多年前的大学时候,我在被窝里读到《明朝那些事》里朱元璋的觉醒也是一夜之间完成的,王守仁的龙场悟道也是一瞬间,而我却总是把握不住那样的一瞬间,却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又好像未曾改变。再回首往事,仿佛曾经我已经不是我,曾经那些事就像不是我做的,我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在我的记忆长河中遨游。
回顾一下我的职场生涯,与梁致远竟有几多相似,可能这也是让我有强烈共鸣的原因吧。我工科毕业,初入职场,梦想还没启航就借调到机关,这一借就是三年,局级机关、副部级央企总部、正部级的国家部委,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多少次像梁致远一样,鄙视领导,鄙视机关的规矩、鄙视机关里的人和事。自己常和自己和别人说的就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回去干我的技术,怎么了?在机关里天天加班内卷,喝酒吹牛逼,到最后一翻通讯录,一个交心的朋友都没有,遇到事情,一个个躲得远远的,酒喝多了伤的是自己的身体。我以为我看得明白,所以混得也不怎么样,我疏远应酬,逃避酒局。回到单位做技术,发现天下乌鸦竟真的是一般黑,走到哪里都是江湖,哪里有什么人间净土,两年的技术工作也是砰的头破血流,处处落于人后。最后乃至直到如今,我都一直萌生了想要找个清闲的部门,远离人群和办公室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一切,简直和梁致远的遭遇一模一样,看到梁致远的种种行为,作为观众我虽然也有种压抑和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行为也是我心底的行为,但是囿于种种条条框框,我最终没有那么做。或许可以解释为我母亲一直对我的教育方式,让我从一个天性胆大妄为的人,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我想我如果是和梁致远那样家庭背景的人的话,我完全能够做出他的种种行为。所以我对他的行为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怜悯和同情。万幸,我还没走上中医学会那样的养老之处。我最近也常在想,加班、内卷、扭曲自己也许正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正如豆瓣上对《岁月》这部剧的影评,一个人活在情绪中没关系,只是你要甘当普通人。梁致远坐了6年的冷板凳,在生活的压力下开始改变自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路登上了局长的宝座,这毕竟是小说的故事。这部剧在这时让我遇到,当真是恰逢其时,早看或者晚看或许都不能体悟到剧中人的悲欢,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另外电视剧把小说的爱情线改编了,我认为编剧比作者更能够明白观众喜欢什么。我相信众多男观众都和我一样非常喜欢许小曼,羡慕梁致远有如此红颜知己,在他背后一直默默支持,总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度过难关。同时也为他们两人错过一生感到无比的遗憾。我却认为小说中的描写更为符合实际,小说我虽然还没有读完全本,但是能感受到作者并没有在描写浪漫的爱情,而是剥下了爱情浪漫的外衣,将一些世俗的考量展示在人们面前。
我准备下一步努力把小说读完,相信读完之后应该会有一些新的感悟,还有电视剧也想在二刷甚至三刷。
2021年11月14日 于北京